衡阳国家高新区: 科技创新“基因” 融入发展“血脉”
当代商报社
2020-08-20 15:59:22
0
核心提示

号外深度湖南讯(记者 王立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发文支持我市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

      号外深度湖南讯(记者 王立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发文支持我市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衡阳国家高新区闻讯即动,把科技创新"基因"融入发展"血脉",将创新驱动作为园区发展的原动力,从科技、人才、创新等方面构建全覆盖顶层设计,瞄准建设国家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目标,致力打造拉动湘南地区自主创新的"主引擎"。

      科技人才"两手抓" 科研勇闯"无人区"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得以发展的基石。有关专家指出,衡阳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亟需实施科技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引进和培育高科技企业人才队伍,激励科研勇闯"无人区"。

  针对衡阳高科技人才短板问题,高新区果断采取引进和培育"两手抓"策略。一方面,千方百计引进高层次人才,主动制定出台了《衡阳高新区关于落实"衡阳雁阵计划"实施办法》等人才政策,共引进 "长江学者"等国内外领军型人才3名,创新团队15个,签约海归博士25名。另一方面,多管齐下培育高素质人才,定期组织对区内企业专业人才进行培训,为企业打造一批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队伍。

      高新区科技明星企业镭目科技以"中国智能制造引领者"为追求目标,以钢铁冶金专家殷瑞钰(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核电专家徐銤(中国工程院院士)、总经理田陆博士("湖南百县科技创新"十大领军人物)和胡志刚博士(河北省"巨人计划"首批领军人才)为核心主导,重点针对核电、机器、电子、软件等应用领域的"掐脖子"症结,成立科研项目组啃"硬骨头",近年来先后成功研发第四代核电反应堆钠液位计、钠存在计、钠氧计、钠氢计等项目,自主研发RAMON自动扒渣系统,面向各类钢厂用户正式发布国内首套电磁超声探伤系统等等,深受市场欢迎与好评,每年获得数亿元的订单。

  镭目科技是高新区高科技人才团队勇闯科研"无人区"的缩影,既彰显出高科技人才的独特作用,又开拓了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领域,更大幅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话语权,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可行路径与样板。

  搭建科研"平台链" 结出产业"奇香果"

  衡阳泰豪通信车辆有限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部门是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泰豪通信常务副总经理冯文明介绍称,泰豪通信对科研创新平台实施了四大举措。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近3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总支出为10795.14万元,占销售收入总额的5.97%。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每年引进一本以上大学生20余名,外部引进资深专家、专业技术人才和基础理论人才10余人;加强绿色人才的培养,优化和完善新员工的培训机制,让新员工在项目中成长和锻炼。三是实行强强联合,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与湖南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成立了产学研基地和研究生创新培养实践基地。四是加强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优化专利组织管理模式,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累计专利授权4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形成了以系统集成、新材料应用等为主体的专利保护网,并实现了专利技术应用产业化。

  由于措施得力,公司取得显著成效,泰豪通信技术中心连续2年(2018年、2019年)在省工信厅和省国防科工局组织的年度评价中评为优秀。据悉,泰豪通信按照创新型企业规划要求,结合公司技术基础,重点建设新材料方舱创新团队、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将其培育成行业内领军型研发机构,力争3年内成为国家级研发平台。泰豪通信研发平台是高新区科研"平台链"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新区通过搭建孵化平台、发展研发平台、打造成果转化平台,促使高科技产业结出"奇香果"。

  衡阳高新区搭建一批高标准创新平台,"双创"平台在建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已建成国家级标准众创空间、孵化器达50万平方米,集聚了700余家高科技企业,涵盖生物医药、移动互联网、跨境电商、文化创意及信息服务等领域。截至目前,孵化器使用面积在全省排名第4,一大批长三角、珠三角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相继入驻,为区域创新创业注入新的活力。高新区着力发展研发平台。强化政府政策引导,鼓励支持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省级以上科技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增强企业创新产出能力。目前,高新区拥有省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9个。高新区全力打造成果转化平台。主动对接"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企业需求、科技项目、科技专家等数据库,整合创新成果和需求信息,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高新区实施科研"平台链"战略立竿见影:泰豪通信、金化科技等成长为全国行业内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华为(衡阳)联合创新实验室"视频智能识别"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视频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获全国优秀创新产品特等奖;镭目科技自主研发世界领先的核辐射安全监控系统,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多次填补国内技术空白,部分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5%,并出口俄罗斯、印度、美国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下,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92家,创新型企业290家,高新技术产品165个,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总收入90%以上。

  科创生态"做加法" 自主创新"主引擎"

  在科创智谷办公的皖湘科技副总经理易志远接受采访时称,皖湘科技正在推广自主研发的智能水肥一体化项目。智慧农业中,智能水肥一体化主要是应用农业物联网接入的各项土壤参数检测仪器,如土壤水分测定仪、土壤养分速测仪等多种土壤检测仪器,对土壤中的数据进行监测。然后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智能运算对比采集的土壤参数与种植的作物适宜土壤环境参数区间,智能自动完成水肥配比,并自动完成水肥灌溉工作。

  "智能水肥一体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技术,更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农业的'一号技术'。"易志远说,"智能水肥一体化实现了六个转变: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转变,浇水向给庄稼供水转变,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水肥分开向水肥耦合转变,单一技术向综合管理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做到了五个有利于:有利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有利于农业标准化、自动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生态安全水平。"

  智能水肥一体化为农作物提供了最理想的生态环境,而高新区近年来竭尽全力为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做加法",着力解决创新创业所必需的阳光、土壤、养分和空气。其一,强化资金扶持。成立全市第一家政府投资基金——高新南粤基金,为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低成本融资服务,与赛领资本合作设立基金产业园,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辅导中心筹备工作,已经储备100家上市后备企业名单,成功发行全国第一支20亿元双创专项债,获得华融湘江银行100亿信贷授信,对30家双高企业完成尽调,对腾讯、恒飞电缆等5家企业投资3亿元,助推了高新区企业引入和产业发展。其二,强化信息互通。邀请创业导师每周开展创业培训,2019年举办创业沙龙200余场,助力社会创业。其三,强化创业氛围。定期组织企业开展项目路演,展示双创成果,先后3次成功举办"衡阳高新杯"湖南省双创大赛衡阳分赛,厚植创新创业土壤。目前,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省21个省级以上高新区中排名第3,被省政府表彰为"落实创新引领政策成效明显的高新区",2020年1月被省政府表彰为落实"双创"政策措施成效明显的"双创"示范基地,其中2.0版孵化器启迪之星入驻率达100%,被评为衡阳地区唯一"A"类省级众创空间;3.0版孵化器科创智谷入驻率达到80%,入驻速度领先国内绝大部分同等体量孵化器;4.0版孵化器创新中心已部分投入使用,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盛大的启动仪式,吸引了众多企业家的关注和企业入驻。省发改委于2019年下文确定16家园区为全省第一批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高新区光荣上榜;2019年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创新创业载体示范基地,获得中央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今年,高新区共实施重点项目80个。湘南湘西高新软件产业园、湘南湘西高新电商产业园、杉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基金广场、同祺生物医药科技园、湘南湘西区块链产业园等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年内将陆续投入运营。长沙德普、盛乾金融等一大批省内外民营企业,亦纷纷抢滩高新区。这些项目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覆盖领域广、承载能力强、社会效益优,对拓宽衡阳国家高新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进一步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将发挥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高新区负责人表示,高新区今后将一如既往强化担当,一以贯之开拓进取,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创新发展。将进一步推进重大战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高新区南部现代产业区、衡州大道创新创业区、陆家新区新兴产业区等创新板块建设;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突出企业创新主体,突破关键创新技术,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建好双创平台,打造集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于一体的全链条综合性平台体系,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进一步加快机制创新,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利益导向机制、企业指标评价机制等,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创新发展的强大活力,瞄准建设国家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目标,矢志打造拉动湘南地区自主创新的"主引擎",为衡阳建设现代产业强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内容

南华医院甲乳外科获CCMA...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甲乳外科凭借在肿瘤微创治疗领域深厚的技术...
2025-04-29 13:24:31
喜报!南华医院急诊科荣获湖...
4月24日,由湖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急危重症...
2025-04-27 19:59:39
南华医院甲乳外科联合超声科...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甲乳外科联合超声科,走进衡阳市公安局蒸湘...
2025-04-23 18:09:32
南华医院专家“送技”康家湾...
4月17日上午,一场聚焦劳动者生命健康的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活动在水口...
2025-04-22 17:19:59
筑牢医疗安全防线,共筑国家...
南华医院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宣传活动4月15日,在第十个...
2025-04-18 10:43:05
共筑基层睡眠医学新高地,助...
——湖南省睡眠研究会睡眠基层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4月11日至12日,...
2025-04-16 15:39:35

热门资讯

南华医院便民服务再升级,智能采... 通讯员 王奕昕 朱夏莲2024年12月16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正式启用智能采血全流程管理系统,标...
南华医院阳美玲:20年来,只为... 全媒体记者/朱嘉林 通讯员/邹艳 唐亚华每年收治患者近5000人次,已让无数肿瘤患者绝处逢生……这些...
沪湘医患情暖冬日 爱心捐赠传递... 上海患者朱女士向南华医院泌尿外科捐赠床上用品致谢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泌尿外科迎来一份特殊的冬...
“沉默杀手”病毒性脑炎作怪 患...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重症脑炎患者2025年正月十二日,春节喜庆的氛围尚未完全消散,72...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廉政大讲... 为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新要求,强化医院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携手同行,共铸辉煌 南华医院... 旧岁将辞,新岁待启。2025年1月21日晚,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举行2025年迎春联欢晚会,大家欢聚...
医者仁心耀中塞 使命赓续启新篇 中国(湖南)第25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载誉归来2025年3月18日上午,中国(湖南)第25批援塞拉...
推行家长陪餐,打造满意食堂 衡阳市第十五中学创新食堂管理模式2025年开学初,衡阳市第十五中学创新推出一项广受赞誉的食堂管理举措...
衡阳首例 Liwerty可调... 南华医院顺利完成Liwerty可调弯穿刺器介入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近日,南华大...
无影灯下的坚守 春节,南华医院医护人员诠释最美“敬业福”春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团聚和放松的美好时刻。然而,对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