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铁杆撑起一片天
当代商报社
2020-09-21 10:41:13
0
核心提示

通讯员 贺楚建 别看我有只铁脚杆子,又是六十七岁的老头子,但我遇上了党的扶贫好政策,过上了小康生活。盛夏的这个上午,我们来到湖南省衡南县柞市镇阳兴村新屋冲的村道上,

      通讯员 贺楚建

      "别看我有只'铁脚杆子',又是六十七岁的老头子,但我遇上了党的扶贫好政策,过上了小康生活。"盛夏的这个上午,我们来到湖南省衡南县柞市镇阳兴村新屋冲的村道上,只见有只裤脚下露出一根铁杆子的残疾人骑在马上,与我们不期而遇,见到我们,他麻利地从马背上下来,害羞笑道。

      村会计谭芳球告诉我,他就是被乡亲们亲切称之为"铁脚将军"的周和平,是阳兴村新屋冲人氏。

      我一惊,来之前听说这深山里有个远近闻名的"铁脚将军",如今"名人"就在眼前:个子不高,身板清瘦,皮肤黝黑,再加上稀疏的黄色头发,似乎弱不禁风。然而,从他那"铁脚杆子"走路的麻利动作来看,就知道是厄运和苦难磨砺了他坚强的意志使命运倔服于他。

      一匹马,一根铁杆子,是与众不同的"特殊"人物,也是他勤劳致富的"本钱",更是乡亲们敬仰他"出色"的地方。

      出生于1953年的周和平,一生可谓多灾多难。因为家里贫穷,初中毕业的他与村里年轻人一样,走出深山外出"淘金"。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先后在广东、广西、衡阳等建筑工地做"小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6年在衡阳市某建筑工地,他在和砂浆过程中,左脚不幸被卷入搅拌机中,瞬间肉与砂浆连成一块,血与泥水融为一体,几度晕死过去。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医生"狠心"对他左腿截肢。所在的建筑公司无任何保险,由于维权意识淡薄,只拿到不够生活费的赔偿金,他强忍着心理和身体的伤痛,在病情未愈的情况下回家休养,这一休养就是三年。他不忍心就这样窝居家里"吃闲饭",便想到安装假肢,一打听价格他摇头放弃。他左思右想,便想到"铁脚杆子",于是就嘱托妻子到附近铁匠铺打一根铁杆子绑扎在左腿上,希望用铁杆子替代行走。

      对于山区坑坑洼洼的土路,用"铁脚杆子"走路,谈何容易?

      开始时,不知摔了多少跟头,吃了多少苦头,但他没有被厄运和困难所吓倒,相反,厄运和困难是他前进的动力和信心,最难忘的是农忙时节。每当扯秧插田"铁脚杆子"无用武之地时,脑子灵活的他便想到用一张小凳子放到水田,将"铁脚杆子"取下,把短了一截的左脚放在凳子上。开始时,由于步骤不一致,浑身滚弄得像个泥猴,吃了不少泥水,蚂蝗和蚊子也趁机袭扰他,顽强的他全然不顾。经过不断摸爬滚打,硬是用一张小凳子,一步步后退地插起田来,让空荡荡的水田变成了一片嫩嫩的禾苗。从此忙碌的背影出现在田间地头。

      然而,不幸的事又降临他头上。2005年双眼突患白内障,视力模糊,举步维艰,寸步难行,不得不又住进医院治疗。先后经过三次手术虽有所好转,但又欠了一屁股债。屋漏偏逢连夜雨,白内障刚刚有所好转,2008年又患青光眼,无法根治的青光眼,使他痛不欲生。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全家精神崩溃,击碎了他们所有的梦想。妻子又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儿子大脑发育不良,30多岁了还是单身,年迈的父母亲又是体弱多病,一下子又变成了贫困户,一家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又是常态。

      镇、村干部和乡亲们看到他家实际情况,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他家出谋划策,出钱出力给予帮助。痛定思痛后,他认为,等,只能是再穷;干,才会有好日子。不向厄运低头、不向苦难弯腰的他,又挺起腰杆,抬起"铁杆",从2009年开始,带领全家种水稻20亩,养羊、养牛、养鸡、养鸭等,年纯收入达4万元,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正当他干得风生水起时,然而,"疾病"这个字眼,似乎总与他结缘。2018年的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周和平突发疾病,病情严重。驻村扶贫帮扶人彭忠荣得知情况后,迅速找来出租车把他送到医院,为他办理住院手续,并一直守护在医院;出院后,彭忠荣又亲自接他回家,并塞给他1600元现金,还安排村干部轮流照顾。让周和平感动得逢人便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彭队长挽救了他、挽救了他全家。久违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

      "党和政府对我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我该怎样报答呢?"生在农村、长在深山里的周和平,深知山区村民的渴望与需求,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他借钱买来了一匹马。经过精心饲养,长得膘肥体壮。于是,他骑着马在乡村小道、纵横田埂穿梭,为乡亲们拉肥送粪下田地、驮五谷杂粮归粮仓。当听到和看到人去世后在冰棺内存放几天和出殡时需要"龙树"的当地习俗,而后辈们有时难以租到冰棺和"龙树"而犯愁不已时,他想方设法凑够钱,买来"龙树"和冰棺,解决了后辈们燃眉之急。乡亲们过意不去总要塞给他什么,他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点租金。2018年村里修水泥村道时,他又捐款5000元。赢得了乡亲们一致好评。

      据我了解,周和平原来居住的是土砖危房,通过政府的帮扶和自己努力下,2003年拆掉危房,兴建了地下室和第一层红砖房;2013年又扩建第二层红砖房,根据政策,村里为他家争取到了近2万元的补助;2018年又免费为他家打了一口深井,用上了自来水,解决了吃水难问题。

      村会计谭芳球告诉我,2014年根据他家情况,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全面启动后,先后在帮扶人徐小军和彭忠荣的帮扶下,并通过自己拼搏努力,2017年摘掉了贫困户帽子。如今常见他的马儿驮着粮食也驮着他,活跃于大山深处、田间地头。

      我笑着频频点头,仿佛听到了那"咯哒咯哒"的马蹄声,在大自然山水间久久回荡。

      顿了顿,谭会计接着又说,他原来是"独脚访天下"的上访"专业户",2019年却被评为全村"我脱贫我光荣"先进人物;这一转变,不得不说是党的扶贫好政策和扶贫工作人员及镇、村干部的关心和帮扶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愣是用一根铁杆撑起一片天,书写出别样的精彩人生。

      喜悦飞上眉梢的周和平,紧握我的手。谈到未来时,他说,未来虽不得而知,但他坚信不疑,有党的扶贫好政策的支持,有各级政府和大家的关心与关怀,幸福日子将会越来越好、地久天长。


 

相关内容

36天生死守护破困局 双面...
南华医院成功救治重症CO中毒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
2025-04-08 01:34:50
告别“天下第一痛”,重获笑...
南华医院神经外科开展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带...
2025-04-08 01:32:32
白衣执甲再出征 大爱无疆续...
南华医院欢送衡阳市第十批中期轮换援疆干部出征2025年2月26日上...
2025-02-28 14:09:25
8天24台急诊手术!他们的...
玉龙辞旧岁,银蛇踏春来,2025年乙巳春节已悄然而至。在这个阖家团...
2025-02-07 16:41:43
南华医院急诊科荣获衡阳市“...
通讯员 蔡露 为总结表彰2023年以来在全市女职工工作中涌现出的先...
2025-01-07 19:15:01
南华医院举办衡阳地区睡眠沙...
通讯员 许星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睡...
2025-01-04 22:06:34

热门资讯

南华医院便民服务再升级,智能采... 通讯员 王奕昕 朱夏莲2024年12月16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正式启用智能采血全流程管理系统,标...
南华医院阳美玲:20年来,只为... 全媒体记者/朱嘉林 通讯员/邹艳 唐亚华每年收治患者近5000人次,已让无数肿瘤患者绝处逢生……这些...
沪湘医患情暖冬日 爱心捐赠传递... 上海患者朱女士向南华医院泌尿外科捐赠床上用品致谢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泌尿外科迎来一份特殊的冬...
“沉默杀手”病毒性脑炎作怪 患...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重症脑炎患者2025年正月十二日,春节喜庆的氛围尚未完全消散,72...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廉政大讲... 为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新要求,强化医院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携手同行,共铸辉煌 南华医院... 旧岁将辞,新岁待启。2025年1月21日晚,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举行2025年迎春联欢晚会,大家欢聚...
医者仁心耀中塞 使命赓续启新篇 中国(湖南)第25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载誉归来2025年3月18日上午,中国(湖南)第25批援塞拉...
推行家长陪餐,打造满意食堂 衡阳市第十五中学创新食堂管理模式2025年开学初,衡阳市第十五中学创新推出一项广受赞誉的食堂管理举措...
衡阳首例 Liwerty可调... 南华医院顺利完成Liwerty可调弯穿刺器介入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近日,南华大...
无影灯下的坚守 春节,南华医院医护人员诠释最美“敬业福”春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团聚和放松的美好时刻。然而,对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