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深度客户端湖南讯(记者 谭邦亮 通讯员 文兰 曾小艳)从1984年建区之初到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了457.7倍,旅游收入翻了3243.4倍,居民储蓄存款翻了1373倍,稳居全市第一、全省前
号外深度客户端湖南讯(记者 谭邦亮 通讯员 文兰 曾小艳)从1984年建区之初到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了457.7倍,旅游收入翻了3243.4倍,居民储蓄存款翻了1373倍,稳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连续17年蝉联省、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社会治安民意调查连续14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中共南岳区委副书记、区长蒋炳炎进行新闻发布。
10月16日,中共南岳区委副书记、南岳区人民政府区长蒋炳炎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举办南岳发布南岳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成绩单"。
据蒋炳炎介绍,南岳区于1984年5月以旅游建区,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区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总人口7.75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5户1559人,年接待游客数已破1300万人次,是典型的"小区大社会"。
▲红网记者现场提问。
近年来,南岳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的总要求,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富民战略,让贫困群众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与全区人民一道共同奔小康。
全覆盖的结对帮扶。南岳区建立以县级领导为组长的扶贫"十大举措"工作组,全区 37名县级领导、79个职能单位、531名副科以上干部全部精准安排到21个村(社区)开展结对联点帮扶工作,21个村(社区)派驻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实现每个村至少有1名县级领导和4个以上单位联点、每名贫困户至少有一名副科级干部结对帮扶。
▲南岳区南岳镇红星村的田园综合体。
特色的旅游扶贫。南岳区依托百亿的规模旅游市场,引进和打造精准扶贫矿泉水、旅游扶贫购物街、怡绿茶业等特色扶贫产业项目,实现"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产业帮扶",产业扶贫覆盖率达100%,2019年人均产业分红达1322.98元。同时,充分释放旅游扶贫效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立水濂村、龙池村、红星村等旅游扶贫示范点,扶持发展农家乐、精品民宿340家,每年吸引省内外休闲避暑游客逾60万人次,旅游发展成果惠及1559名贫困群众。
共享的发展成果。南岳区在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支出连续5年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过70%。在全市率先实行"十二年免费教育",全面推行"两免一补",义务教育就学保障率达100%,全区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面消除,确保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先后获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实施优秀组织单位、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区、湖南省教育强区;率先在全市落实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政策,全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4%,荣获全市首个"省级健康促进区";率先在全市为所有被征地农民落实社保,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率先在全省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四类重点对象"全部完成住房安全等级鉴定,全面实现"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减收的情况下,南岳区依然优先保障民生领域支出,千方百计保障困难群众就业增收,不让一个贫困户因疫情在小康路上"掉队"。近5年来,南岳区所有乡镇接通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率、覆盖率均达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9.67%;农村电网改造100%,是衡阳市首个新农村电气化县(区);乡村路灯点亮率达100%,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25户以及100人以上自然村水泥(沥青)路"组组通"达到100%。扎实的扶贫工作得到省市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旅游扶贫""消费扶贫"先后被省市推介。
▲富饶的土地是富裕之梦的摇篮。
平安的旅游环境。南岳区的"平安四型小区""平安村" "衡阳群众"南岳品牌创建不断深化,公共安全"六大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快警""一村一辅警"全面配备到位,社会治安民意调查连续10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连续15年蝉联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区"和"湖南省平安县市区";连续多年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19年度荣获"全省信访三无先进县区"。
强烈的社会责任。在中华五岳年会上,南岳区发出"旅游扶贫,五岳同行"倡议书,与湘西花垣、祁东凤岐坪乡等地建立合作机制,代销包括十八洞村等地贫困户生产的农特产品,为困难地区脱贫摘帽提供南岳支持,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脱贫攻坚贡献南岳力量。
全面小康、全面脱贫只是美好生活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岳区将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调研考察时对湖南提出的"三高"战略定位、"四新"使命任务,进一步发挥南岳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龙头作用,擦亮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的靓丽名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答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