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龙盘
王前,女,中共党员,38岁,衡阳市蒸湘区实验小学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她虽处于后方,但心系一线,主动作为,为抗"疫"工作贡献力量。
停课不停教,一片真心投入教学工作
因新冠疫情,开学日期一再推迟,教育部门要求教师采用网上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在线辅导。王前同志始终牢记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始终牵挂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惦记着他们的学习情况。虽然放假在家,她仍然坚持按上班的作息时间工作,每天早上8点就坐在电脑前,精神饱满地给学生录制趣味数学课,并不时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习,通过微信和电话解答疑惑,用自己的"不停教"保证学生"不停学"。部分学生因长期闭门不出,产生了心理波动,她及时开导,做好疏通,邀请学生在网上录制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用音乐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传递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和正确的世界观。
在平常的工作中,她也坚持主动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偏爱,不歧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找到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自走上教学岗位以来,王前同志一直重视个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她撰写的论文、案例、课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类比赛一等奖,她个人也多次荣获"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区优秀教师""区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区长奖优秀科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2月11日,衡阳新闻联播之"一校一策"停课不停学专题报道
闭门不闭塞,多种渠道宣传防疫知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前同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持党委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直在家从未外出,并通知亲朋好友,取消所有聚会聚餐,也不上门拜年。虽闭门在家,但她一直牵挂着防疫工作。她引导女儿每天关注时事新闻,关心疫情信息,并向长沙市红十字会捐献了积攒多年的压岁钱。她连夜创作诗歌《待到战胜疫情时,我们再相会》,录制朗诵视频,向战斗在一线的抗疫工作者表达崇高敬意,传递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视频在人民之声和新华网上发表,观看次数高达50余万次,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她牵头组织实验小学的老师创作了抗疫"三字经",既通俗易懂,又简单好记,有效地引导群众科学防护、理性应对,在全区广为传诵,获得学习强国平台推荐。同时,她还发动父亲和弟弟,别出心裁地录制《众志成城战疫情》"三句半"微视频,在学习强国、人民之声、微信群、朋友圈快速传播,通过接地气的说唱形式,硬核宣传抗疫知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收到良好效果。

▲1月30日,引导女儿向"长沙市红十字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项目捐款
休假不休息,无私奉献展现好人风采
这个寒假,是王前同志上班20年以来最长但也最忙碌的一个寒假,在完成线上教学任务、创作和录制各种抗"疫"作品的同时,她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儿子,辅导女儿学习,准备家里的饮食起居,经常从清晨忙碌到深夜。王前同志为抗"疫"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主动作为,没有领导安排,都是义务劳动,没有丝毫报酬,但她毫无怨言,始终充满干劲。她说:"与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相比较,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只要能为疫情防控工作帮上一点忙,再辛苦也值得。"她所做的一切,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公民对国家、对民族高度责任感的充分体现,更是一个好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生动诠释。

▲休假不休息,认真编创抗疫诗歌、"三字经"、"三句半"等作品
为爱心的倾注而无愧,为真情的付出而无悔。正是她的这种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衷心点赞,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