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深度客户端湖南讯(通讯员 文新华 喻炎根)她,戴利英,今年84岁,建设银行衡阳分行退休人员,今年收到了一枚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当分行领导将这
号外深度客户端湖南讯(通讯员 文新华 喻炎根)她,戴利英,今年84岁,建设银行衡阳分行退休人员,今年收到了一枚"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当分行领导将这枚纪念章送至她家并戴到其胸前时,她表达的言语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戴利英,广西人,14岁参加志愿军,1950年出国作战。14岁怎么就参军出国作战呢?原来她那时正在上护校,朝鲜战争爆发,我国政府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她所在的护校的同学都报名参军,她也报了名。她妈妈知道后,劝说道:"你年纪小,就别参加!"戴利英给妈妈做工作说,"我们刚翻身做主人,现保家卫国,理应参加!"妈妈拗不过她,只好同意。经组织上批准她和护校的同学们一起参军开赴朝鲜前线。
参军发的军装太大,她个子矮小,就把上衣扎入军裤内穿着,跟着队伍走。到朝鲜后,她一个南方姑娘,不习惯朝鲜那里的生活,首先是吃不习惯,整天啃玉米棒子,拉肚子,一连拉了半个月,才慢慢地好转。适应生活后,她和同学们被编入了野战医院,她们主要是担负战场救护任务。
在第一次战役时,前线下来的伤员多,她们第一次救护伤员,看到血淋淋的场景,心里就发蒙,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才慢慢地适应工作,给伤员清创和包扎。有的伤员比她年纪大不了多少,她尽力安抚他们,以动情的言语和细腻的手法为伤员减少痛苦,日日夜夜守护他们身边。
随着战役的发展,野战医院也向前推移。在朝鲜战场上最伤脑筋的就是敌人的飞机来轰炸,我方没有制空权,敌人的飞机飞得很低,声音很大,一个姑娘家吓得直哭泣,但是没有办法。男战士告诉她们,飞机来了就卧倒在地,把耳朵贴在地上。这一方法果然凑效,心里好受多了。后来对飞机不怕了,但最怕的是飞机扫射和投炸弹。
有一次她们受领任务去野战救护所接一批伤员,救护所离医院有二公里路程,通过一个开阔地和一条小河。出发时领导配一个武装排的兵力掩护。去的时候还顺利,接到伤员返回时通过开阔地时,敌人飞机来了,前方防空哨所发出了防空信号,担架队马上把担架放下,就地卧倒,戴利英和她的姐妹们就守护在担架旁边。就在卧倒地上不到三分钟,敌机就飞临头上,对着开阔地一阵乱扫射,泥土在地上溅起一层尘雾,好在没有射中她们的队伍。飞机飞走后,防空警报解除。他们的队伍又出发,顺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野战医院是敌机轰炸的主要目标,经常有敌机飞临头上。有一次,一批伤员刚从前线下来,担架还在医院的地坪上摆着,敌机来临了,为了不让伤员受到第二次伤害,医护人员都守护在担架旁。敌机发现目标后俯冲投弹,炸弹在野战医院周围爆炸,为掩护伤员,戴利英扑向伤员身上,一块弹片击中她的帽子,冲击力把帽子掀到地上,打了一个窟窿,所幸的是没有伤到人。这次轰炸造成了医院一定的损毁,在总结中领导表扬了她舍身救伤员的事迹。
从朝鲜战场下来,回国后她转换过多个工作岗位,但她生活安于得失,淡于成败,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认真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因她懂得和平来之不易,平静生活才是人们最大的追求。
而自己的抗美援朝经历,几十年来她从不轻易跟同事们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