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青,衡阳市第十五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中小学副高级教师,民进衡阳市第十五中学支部主委,民进衡阳市委优秀会员,雁峰区第五届政协委员,国家级教师资格优秀面试考官,市
刘燕青,衡阳市第十五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中小学副高级教师,民进衡阳市第十五中学支部主委,民进衡阳市委优秀会员,雁峰区第五届政协委员,国家级教师资格优秀面试考官,市优秀班主任,市师德先进个人。她从教30余年,对教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学生呵护有加,严慈并济。教育信念:让每个孩子都能幸福健康地成长。
一、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刘老师从事英语教学以来,刻苦学习,勤练内功,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勇于接受新教育理念,注重听、说、读、写训练,重视情感、问题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
春华秋实,天道酬勤。辉煌的荣誉是她数十年如一日不懈追求的见证:2011年参加衡阳市教师业务能力考试成绩定级为“优秀”;2014年被认定为市首批骨干教师;2015年被省教育厅聘为“省培”指导老师;2016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基地校”培训指导老师;2017年在衡阳市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国培案例课获省优奖;2020年带领英语组荣获省级集体备课三等奖;2021年被市教育局认定为首届督学评估专家。
她任教的英语学科在历届毕业会考中成绩均列全市前茅,合格率均在95%以上,优秀率在20%以上。连续5年年度考核被定为“优秀”。
二、爱心浇灌,以德育人
班主任工作伴随了刘老师的教育生涯,她在27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悟出了“班集体才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沃土”。在班级管理中她既是慈母又是严师。生活上关心照顾学生,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她放着舒适的家不住,每天住简陋的教工宿舍,全天候与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她披星戴月,与同学一同跑操、晨读。无数个课间,放下课本,来不及喝口水,又给学生解疑答惑;无数个夜晚,宿舍熄灯了,她还在查寢奔忙。她每天凌晨6点多开始工作,晚上10点多才回宿舍。这就是她紧张忙碌的一天。
几十年来刘老师在不变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演绎着永恒不变的爱心,用慈母般的柔情陪育孩子。她既为学生解学习上的“疑”,又为学生解生活、心理、生理上的“惑”。学生病了她亲自开车送学生上医院,学生餐卡没钱了她掏钱请学生吃饭;天气冷暖变化她关切地提醒学生添减衣服;女学生来例假她帮忙应急防范。总之,母亲为孩子操劳的繁琐事,她都做了,孩子们亲切的叫她“妈妈老师”。她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空,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她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不讲脏话,她带头使用文明用语。打扫卫生她身先士卒;脏活累活她先做出示范;要求学生讲卫生,她从不在任何场所乱吐乱扔;要求学生勤俭节约,她就和学生一道将易拉罐、矿泉水瓶、废书废纸收集起来,卖了后资助贫困学生。这些细节,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措施得当,她所带的每个班级都获得了“文明班级”的称号。
更引以为傲的是,经过刘老师的精心培养,学生是那么出类拔萃。2018年和2021年她带的班级分别有12人、15人升入省示范性高中。她辅导学生参加英语竞赛也是硕果累累,近十年来,有数百人获得国、省、市大奖。2022年,李雅芸同学在“全球胜任力”演讲与辩论双语实践赛中获省一等奖。她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67班冯艳同学毕业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128班黄艺同学现攻读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158班刘维康同学现攻读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173班黄雨梨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她的德育论文《朽木也可雕 ——浅谈对后进生的转化》《羊有跪乳恩,鸦有返哺情》《给学生一个台阶》《班主任老师的装傻艺术》等多次获省、市一等奖。2016年她撰写的《爱心照亮人生,扶助成就梦想》获得湖南省民政厅“福彩杯”征文比赛二等奖;2019年她的“心育护花”案例《牵着蜗牛去散步----漫步教育,双向幸福》荣市级获一等奖,并在《湖南教育》发表。2019年调研课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成为全国政协常委会上的专题发言材料,还得到了时任副省长吴桂英的亲笔批示,并获省级调研成果二等奖。
三、甘为人梯,奖掖后学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教育事业是接力的事业,只有薪火相传才能推动教育事业拾级而上。作为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在一次学校“师徒结对”工作推进会上,刘老师发自肺腑地说:“骨干教师不仅要鞠躬尽瘁勇做教育创新的争渡者,也要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主动当好铺路石和领路人,肩负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为我国教育兴旺发达筑就坚实道路。”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时刻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对青年教师总是言传身教,注重细节,小到批改作业、板书设计,中到教案设计、备课思路,大到课堂驾驭、布局谋篇,她都率先垂范,一一过问。她定期上好示范课,每月倾听汇报课,随堂指导徒弟课。目的是让青年教师不断成长,不断完美。作为教研组长,她平时积极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同级研课、同组评课,还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给青年教师上常规课、复习课、试题分析课,鼓励和指导青年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教学比武。近几年来就有20余人次获得了各级比赛的一等奖。她所带领的英语组还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研组。
结语:教育的旅程是师生共同奔赴的一场温暖之旅,“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手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征途点缀得花香弥漫”。愿这趟旅程乘着春风,迎着朝阳,满载而归。
做孩子幸福的“点灯人”,让每个生命都闪闪发光。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好老师——刘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