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头痛、颈肩腰痛,乃至难以言说的肛肠科痛症(如肛门胀痛、肛裂等)常常不期而至,困扰着日常生活。面对这些痛苦,除了依赖止痛药和传统疗法之外,是否还有更优化、更绿色的选择?答案是“有的”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头痛、颈肩腰痛,乃至难以言说的肛肠科痛症(如肛门胀痛、肛裂等)常常不期而至,困扰着日常生活。面对这些痛苦,除了依赖止痛药和传统疗法之外,是否还有更优化、更绿色的选择?
答案是“有的”!浮针作为一种创新疗法,源自传统智慧,又融合现代医学理念,凭借“针进痛消”的迅捷效果与较高安全性,正成为疼痛治疗领域的一颗新星。
一、浮针是什么?一种与众不同的“皮下浅刺”技术
浮针,全称“浮针疗法”,是一种主要作用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针刺方法。它使用的是一枚特制的一次性软管针具。

它与我们熟知的传统针灸关键区别在于:
传统针灸:针对“经络穴位”,针体深入肌肉层,强调“得气”感;
浮针疗法:避开肌肉层,专注于皮下组织,针尖刺入后呈水平状态前行扫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浮针是一种更为温和的“浅刺”疗法 ,痛感轻微甚至无痛,且因避开了重要血管与神经,安全性也相对较高。
二、浮针为何能见效?科学解读“患肌”与“远程干预”
浮针立论于现代医学的“患肌”理论。简单来说,“患肌”就是因各种原因变得紧张、僵硬、缺血缺氧的肌肉组织。这些患肌不仅是许多疼痛的直接来源(如颈肩腰腿痛),也可能通过压迫神经血管引发一系列问题。
浮针的巧妙之处在于不直接刺激患肌,而是采取“远程干预”的方式。医师会在远离疼痛部位的肢体(如小腿、前臂或腰腹部)找到与病症相关的“患肌”,并在对应皮下区域进行扫散操作。这一过程可通过神经系统向深层患肌传递“放松”信号,同时极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效果往往立竿见影:肌肉得以松弛,血流恢复通畅,疼痛也随之迅速缓解。
三、浮针的跨界应用:以肛肠科痛症为例
“远程干预”的机制使浮针在治疗某些内脏与盆底疾病方面也表现出潜力,尤其在肛肠科领域。
肛肠疾病如肛门胀痛、痔疮急性发作、肛裂等,其疼痛和坠胀感往往与盆底及周边肌肉(如臀肌、腹肌)的紧张痉挛密切相关。这些“患肌”会导致局部循环障碍,加重水肿和疼痛,形成恶性循环。
浮针如何破局?
治疗时,浮针医师不会在敏感的肛门局部操作,而是通过在腰部、小腿或腹部的皮下进行扫散,从而实现:
1.远程松弛盆底肌,缓解肛门括约肌的过度痉挛;
2.改善骨盆区域整体血液循环,促进痔疮水肿的吸收和肛裂创面的愈合。
对于许多患者而言,这种“隔山打牛”的方式,常常能在一两次治疗后就让剧烈的肛周疼痛大幅减轻,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无创、无痛、无需药物的高效辅助治疗方案,特别适合产后女性或不宜用药的人群。
四、浮针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1.核心优势:
见效快:对多数痛症常可当场显效;
安全性高:操作在皮下进行,避免深层组织损伤;
适应症广:涵盖颈肩腰腿痛、部分头痛及肛肠科痛症等;
绿色疗法:纯物理刺激,无药物副作用。
2.重要提示:
寻求专业诊断:浮针虽好,但不能替代必要医学诊断。疼痛成因复杂,建议先明确病因;
选择合格医师:请选择经过系统培训、具备相关资质的浮针医师进行操作;
并非万能:该疗法对软组织伤痛效果显著,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疾病。
浮针,这枚在皮下巧妙穿行的软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卓越的疗效,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应对疼痛的方式。它不仅是传统智慧的现代创新,更是一种人性化的医疗选择。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肛肠科现已开展浮针疗法,在浮针治疗肛肠痛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人性化的非药物镇痛选择。如果您或家人正受各类痛症困扰,不妨进一步了解浮针疗法。咨询专业医师,或许这枚小小的软针,能为您带来意想不到的轻松与安宁。
专家介绍

邢佼涛 肛肠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世界中医药学会虚实挂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衡阳市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衡阳市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及主攻方向:擅长肛肠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炎症性肠病的中医辨证施治及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虚实挂线治疗有独到之处,能熟练开展浮针技术及痔、瘘、裂等肛肠疾病的手术治疗。
唐云 李颖 邢佼涛
(本文仅为科普宣传,旨在介绍健康知识,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如有疾病,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上一篇:竞技展风采 聚力筑防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