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抗疫群英谱 抗疫“医”线的重症排头兵
当代商报社
2020-03-27 13:51:30
0
核心提示

商报消息(通讯员 蔡斌 张晴川)疫情凶险人心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南华附二重症医学人,奔走在湖湘、荆楚大地,在不同战场上书写着可歌可泣的战疫故事

      商报消息(通讯员 蔡斌 张晴川)疫情凶险人心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南华附二重症医学人,奔走在湖湘、荆楚大地,在不同战场上书写着可歌可泣的战疫故事。


言彩红作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省级专家组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

      大年初一出征的勇士

      易兴科,ICU副护士长,湖南省第一批援黄冈医疗队队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易兴科作为一名80后男护士,主动请缨。把6岁的女儿交给同为护士的妻子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勇敢向前。

      来到黄冈抗疫的第一线---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他主动担任病区护理小组组长,主动管理整个病区里最危重的患者。

      患者每天都要进行雾化治疗,存在气溶胶外散,患者与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的风险非常高,他查阅大量的资料,寻找材料多次改装后,创新了交叉感染风险小的雾化器。

     当知道湖南援黄冈医疗队要组建ICU医疗团队时,他又一次主动请缨,他说:"我本来就是搞重症的,只有到ICU才能发挥我全部所学为病人服务"。

     来到ICU的第一天,发现有两个气管切开后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气溶胶弥漫在空气中,他发挥聪明才智,改造了一套安全的气切给氧系统。在ICU的工作期间,积极参与各种治疗与护理,在艰苦的条件下指导与培训护理人员,顺利完成了多个患者的俯卧位通气、B超引导下鼻肠管置入术、ECMO的管理等等,开创了湖南ICU在黄冈的多个第一,得到了医护患者的好评。

      升格的专家 升格的责任

      2月11日下午,接到湖南省卫健委通知,选派重症医学科言彩红、李方、包娟、罗俊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肖玉蓉作为湖南省第二梯队省级专家组成员于当天24时前赶到邵阳、娄底、永州等地市州定点医院支援当地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重症医学科主任言彩红作为邵阳市第二梯队专家组组长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联系本组其他专家即刻启程,当时正在科室处理工作的她与同事交接好后,赶紧回家简单收拾行囊,匆匆扒了几口饭,抱了抱一岁的女儿,走出了家门,不敢再回头看一眼哭泣的女儿。

      第二天一早,全体专家组成员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对邵阳市中心医院新冠病人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作为团队中最年轻的专家,被委以组长的重任,刚开始时,言彩红心里有点发怵,但随着每一次病例讨论中对重症、危重症病人的准确评估,言彩红的能力得到了其他各位专家以及医院领导、临床科主任的认可。

     邵阳市新冠肺炎疫情不容小觑,确诊病例排在全省第三。为了更好的救治危重病人,言彩红提出"三最"策略——最精干的医护人员,最先进的设备,最好的药物重点救治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对病人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对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全方位监控,微信和在线视频相结合,让专家组与隔离病房无缝连接。通过调整策略,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有2名80岁以上的病人顺利拔除了气管插管,并治愈出院。

     团队作战,凝聚力是关键。言彩红和第一梯队组长徐道妙教授共同向组织提出申请并获批,成立了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省级专家组临时党支部,并担任支部副书记,来自省内各大医院的专家因为这条"红色纽带",在邵阳战"疫"阵地攻克了无数难关,也因此建立起了更深厚的革命情谊,并且发展了火线党员。

     由于言彩红的出色工作,在第二梯队专家组完成阶段性工作准备撤离时,言彩红被补充到第一梯队专家组,继续留守,3月13日邵阳实现阶段性"清零"。3月20日,言彩红光荣完成抗疫使命胜利返回。

     ECMO团队紧急驰援娄底

     3月3日、5日,省卫健委抽调ECMO专家重症医学科杨吉军、杨美蓉、李星增补为娄底市第一梯队专家组成员,奔赴抗疫一线工作。

     ECMO团队在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发,进入娄底市中心医院感染病房参与VA-ECMO患者刘某的救治工作,刘某在所有机器支持条件用到极端的情况下没有好转,生命危在旦夕,全身严重的缺氧发绀,极度的呼吸窘迫。在杨吉军的建议下,专家团队调整治疗思路,通过详细的检查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患者合并严重的肺部水肿,通过利尿和其它综合处理措施后,患者病情明显的好转,血氧饱和度由65%上升至90%以上。杨吉军、杨美蓉、李星在床旁整整观察6个小时,走出病房时已是深夜。

      娄底患者刘某经过治疗病情持续好转,但患者经历多次、多重打击,全身状况较差,随着患者心功能的恢复,ECMO模式的转换和时机的选择成为后续治疗主要的问题。3月6日,通过与钟南山院士团队远程会诊,建议转换ECMO模式,关键时刻,刘某再次出现病情恶化,患者氧饱和度下降至70%左右,同时出现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VA-ECMO减流量后心率明显下降等情况,也就意味着ECMO停机就可能心跳骤停病人死亡的后果,不转换ECMO运转模式一样面临缺氧持续恶化的结局。

      面对困难局面,杨吉军带领团队寻找可逆因素,持续坚守12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患者病情逐步出现转机,果断决定抓住手术时机,停机15秒钟,与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ECMO团队一道完成了省内唯一一例新冠状患者VA-ECMO转换VV-ECMO手术,患者血氧饱和度立即上升至100%,呼吸频率由40次/分下降至20次/分。

杨吉军与专家们一起在15秒完成省内唯一一例新冠状患者VA-ECMO转换VV-ECMO手术。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刘某消化道持续大出血,会诊意见中团队坚持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在娄底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颜德中主任协助下明确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和病因并行食道支架止血,患者出血症状逐步趋于缓解。

     亏欠小家为大家

     2月10日,重症医学科男护士邓鑫虎随南华附二抗疫医疗支援队奔赴衡阳市集中救治定点医院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开展救治支援工作。

      邓鑫虎出征时,妻子即将临产,但是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义无反顾加入到抗疫一线。2月15日,邓鑫虎在隔离病房上完夜班后,才得知原本预产期为3月2日的妻子羊水破了,要进行剖腹产手术。邓鑫虎不能离开隔离病区,只能委托同事代替他在手术告知书上签字。而妻子在手术时很害怕,希望邓鑫虎能陪着,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两人通过视频通话"隔空"相伴。当日,妻子诞下一名男孩。

▲邓鑫虎通过视频陪产。(曹正平摄)

     留守的战士 坚固的后方

     3月21日,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谢超丽接到护士罗霜妹打来的电话,"护士长,我要下班了啊,今天是我上最后一个班了,下个礼拜我就要去"卸货"了,我把所有的大输液都清理完了,所有药品都分门别类摆好,近效期的也全部清出来了,还有些标识不清楚的我也已经更换了......",这是一个即将临盆的二胎妈妈产假前的站的最后一班岗,除了二胎妈妈,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南华附二医院援娄底市第一梯队专家组成员李星的爱人,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在坚守一线岗位的同时,还要独自承受身体上的不适,时刻牵挂前线工作的丈夫,为了不让丈夫担心,这段时间她一个人产检,一个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只为给前方的战士一个坚固的后方。

     重症医学科护士高孝蓉,当得知南华医院需要前线支援的时候,她第一个向科室主任、护士长报了名,当时护士长还挺犹豫,作为多年的同事,对她家的情况非常知晓,家中两个小孩,小的刚好1岁,家中的老人还需要照顾,她却说:"没去成武汉,已经是我人生中最遗憾的一件事情,我不想再错过去南华医院的机会。你知道吗,我多想穿上那一身防护服,奔波在危重病房,不为别的,只想用我十年的重症护理经验,去护理那些岌岌可危的病人,顺便检验一下这十年作为一名ICU护士,我是否合格。

     最终,在新冠肺炎期间,为了稳固后方,科室决定将她留下。期间科室收治了多名疑似患者,为了尽快明确诊断,她总是第一时间冲上前去配合医生进行床旁气管插管操作,纤支镜肺泡灌洗留取核酸检测标本,给危重病人采集咽拭子,气管插管内吸痰取呼吸道分泌物等暴露风险级别高的操作,即便在当时科室防护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她丝毫没有畏惧,一马当先。

     罗霜妹、高孝蓉只是重症医学科留守人员的一个缩影,正是有着这样一群幕后英雄的鼎力相助,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克服困难,高强度的工作,前方的战士才能心无旁骛的安心工作。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南华附二医院重症医学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无悔誓言。

 

相关内容

珠晖区健康夜市聚焦消化道早...
——南华医院消化内科团队“筛查+科普”守护市民胃肠健康4月30日晚...
2025-05-04 21:26:17
南华医院核医学科中医夜市惠...
耳穴助眠邂逅好眠时光,PET-CT讲解解锁精准筛查奥秘4月30日,...
2025-05-04 21:25:26
南华医院消化内科精准诊断再...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助力直肠间质瘤微创诊疗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
2025-05-04 21:24:56
创新引领 提质增效 共绘医...
——南华医院召开六届四次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4月29日,南华大学...
2025-05-04 21:24:06
南华医院程丹团队在高水平期...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临床研究所、生物分子影像研究室程丹研究员...
2025-05-04 21:16:36
南华医院中医睡眠夜市让健康...
夜幕低垂,衡阳市东洲岛被璀璨灯火点亮,湘江之畔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2025-05-04 21:07:51

热门资讯

南华医院便民服务再升级,智能采... 通讯员 王奕昕 朱夏莲2024年12月16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正式启用智能采血全流程管理系统,标...
南华医院阳美玲:20年来,只为... 全媒体记者/朱嘉林 通讯员/邹艳 唐亚华每年收治患者近5000人次,已让无数肿瘤患者绝处逢生……这些...
沪湘医患情暖冬日 爱心捐赠传递... 上海患者朱女士向南华医院泌尿外科捐赠床上用品致谢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泌尿外科迎来一份特殊的冬...
“沉默杀手”病毒性脑炎作怪 患...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重症脑炎患者2025年正月十二日,春节喜庆的氛围尚未完全消散,72...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廉政大讲... 为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新要求,强化医院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携手同行,共铸辉煌 南华医院... 旧岁将辞,新岁待启。2025年1月21日晚,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举行2025年迎春联欢晚会,大家欢聚...
医者仁心耀中塞 使命赓续启新篇 中国(湖南)第25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载誉归来2025年3月18日上午,中国(湖南)第25批援塞拉...
推行家长陪餐,打造满意食堂 衡阳市第十五中学创新食堂管理模式2025年开学初,衡阳市第十五中学创新推出一项广受赞誉的食堂管理举措...
衡阳首例 Liwerty可调... 南华医院顺利完成Liwerty可调弯穿刺器介入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近日,南华大...
无影灯下的坚守 春节,南华医院医护人员诠释最美“敬业福”春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团聚和放松的美好时刻。然而,对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