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消息(通讯员 陈建国 刘庆平)阳春三月,蝶舞蛙鸣。衡阳县农村农业局62岁的退休干部朱东阳正率领数十名村民在自己的家乡--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田间播种早稻育秧,摆塑盘、压
商报消息(通讯员 陈建国 刘庆平)阳春三月,蝶舞蛙鸣。衡阳县农村农业局62岁的退休干部朱东阳正率领数十名村民在自己的家乡--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田间播种早稻育秧,摆塑盘、压泥浆,撒播早稻种子。村民们分工合作,忙碌有序。朱正阳在疫情防控形势趋好的情况下,得知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关于春耕生产工作的安排布置后立即行动,一面组织乡亲抗击疫情,一面按时组织村民启动早稻育秧,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
朱正阳学农出身,是衡阳县知名的农艺师,2013年退休后回乡后就一直引领村民发展粮食生产,从最初流转耕地800余亩到如今的3400亩,他已成为衡阳县的种粮大户。今年,朱正阳的400多亩早稻全部种植优质稻湘早籼45号,成熟后亩产将达到1000斤以上,是衡阳县大力推广的优质稻品种。朱正阳已连续多年与国家龙头粮食企业角山米业签订收购合同,今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出台了相关的奖励政策,县财政给予全力保障,特别是对订单生产种粮主体实行重点奖补,朱正阳种粮干劲更足了,引领乡亲复耕种粮更忙了。